用創作豐富生活、美學滋養人生

2019年底採訪洛杉磯韓裔美籍藝術家兼Sung主廚Michelle Jane Lee。

「從小就喜歡畫畫」、「隨時隨地都在畫畫」、或是「從小藝術就充斥在生活中」,這是大部分我採訪過的創作者的共通點。我也不例外,音樂系畢業的媽媽從小就讓我接受藝術和音樂薰陶。

 

大學畢業後我教了一年補習班小朋友繪畫,小朋友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讓我憶起小時候不在意框架的創作方式,開始繪製出「Missy&Friends」。那段時間我的創作量豐沛,畫了大量的圖,製作出實體的Missy立體公仔和其他幾件大型雕塑,甚至還自費舉辦了小型個展。現在回想那是真正的初生之犢不畏虎。但也因為這樣的厚顏,讓當時一間藝術代理經紀公司看見我的創作---當你全心相信自己的時候沒有什麼攔阻的了你。

Missy&Friends參加設計展,展覽舉辦於台中中友百貨。

三年後,我遇到了瓶頸,覺得自己的創作不夠「深」。所幸我的父母非常睿智,從一開始的「擔心」創作難以維生,態度轉變為「只要深耕便能有收穫」的支持,最後我來到對藝術包容多元、歷史悠久的芝加哥美術館藝術學院( 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),校友橫跨了各個藝術領域的代表人物,包括Georgia O’keeff、Joan Mitchell、Jeff Koons等等。

 

研究所進修期間,我學會如何接納、欣賞、解構各種類型的創作。也在研究自己的創作動機之中,更加深入了解自己、以及我所來自的文化。我研究道家思想、道教藝術和迪士尼卡通如何同時影響我的創作;我學會如何向外國人解釋我作品中的符號意義。

在芝加哥研究所期間的工作室

從前很難被認為是藝術的創作形式,我學會如何從不同的觀點去理解、接納。 即使是一根鐵絲做成的作品,也學會先試著理解背後的意涵,再做評論。

在這樣的環境下,對性別和種族議題更加敏銳;我理解女權主義藝術崛起之必要,看懂小野洋子的Cut Piece和茱蒂.芝加哥(Judy Chicago)的環境藝術;親身體驗在系統性歧視,以及在歐(美)白人文化至上的藝術史和現狀中,身為亞洲女性創作者所面臨的阻礙和前瞻方向。

訪問洛杉磯藝術家\ 主廚Michelle Jane Lee

對不同背景的藝術家,更能夠試著以對方的角度欣賞其作品。身邊的創作者用聲光、破銅爛鐵、紡織、科學、卡通、印刷、身體創作;藝術不再只是油畫、山水、花鳥。藝術不再侷限於某種形式、媒材或特定題材。我喜歡上Earth Art,或去探索各處的 Outsider Art。

訪問洛杉磯藝術家\ 巫師 L

經過這段由簡入深、再由深入簡的個人歷程,最後,我回到喜愛藝術的初心 —

不管平靜、暴烈、繽紛或學術性較高的作品,無論成果是吃的、穿的、用的,只要能讓我感動的作品,都想分享給大家。

 

於是有了瞧瞧藝術的誕生。

 

在採訪各個藝術家、設計師和達人的過程中,每一位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—這種風格並非刻意塑造的,而是人生歷練、持續的創作、吸收的資訊、喜愛的音樂、各種生活體驗之下混然天成的風格。創作很苦,也非每個藝術家都能以創作維生。但是創作之中的樂趣,是我想分享與大家的。藝術是一個志業,而非職業;藝術家們讓我看見,人生可以有很多種樣貌,不需要迎合或滿足他人對我們的期望。

訪問洛杉磯藝術家 Roast Hoggmann

訪問台灣陶藝家 Indigo Hsu

 

希望能在分享藝術家的靈感、理念、所傳遞的社會訊息之同時,讓藝術進入生活,滋養我們的心靈,追求人生更多的可能性。

 

出自 Joanne Hsieh 謝蕎安藝術家、瞧瞧藝術總編輯,來自台灣,2010 年畢業於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美術系,2017 年芝加哥藝術學院藝術碩士,現居洛杉磯。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